日前,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,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,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的诊疗。连日来,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,目前我市已有部分医院开展“无痛分娩”技术。(《安庆晚报》12月10日)
孩子的生日之所以被称为“母难日”,很大程度上缘于做母亲的快乐伴随着的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产痛。因此,许多准妈妈被迫将剖腹产作为首选。其实不然,无痛分娩作为一种人文关怀,不仅具有剖腹产的“无痛”优势,而且价格也只有它的一半左右,可以说是帮助准妈妈渡过“难关”的福音。
既然“无痛分娩”优点多多,而且相关技术在20年前早就成熟,那为何在我市仍是少人问津呢?从报道上看,许多女性对无痛分娩缺乏科学认识和了解,有的根本就不知道。很显然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产妇难免要走许多弯路,甚至付出不必要的“痛不欲生”代价。普及无痛分娩,首要的是跨越观念上的障碍,尤应将之作为科普知识进行全面深入普及。而且在信息化时代,传播这样的知识并不缺乏渠道,比如利用网络、手机短信、微信微博等。不管怎样,都不至于准妈妈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误区。
应看到,尽管“无痛分娩”已是一项简单易行、安全成熟的技术,但花时费劲,而且利润率也不高。由于医院是自负盈亏,在“创收指标”的压力、利润“提成”的驱使下,为了让准妈妈更加安心和“保险”起见,自然不会首选和大力推广无痛分娩技术。
事实上,为产妇减轻痛苦,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,也反映出一种生育文明。大力推广无痛分娩,自然要让市场唱主角、用技术来说话,但更需打一支医疗改革的“催生剂”。一方面要创新公共财政“兜底”民生医疗机制,比如提高医保、新农合对无痛分娩的报销比例,又如对实施无痛分娩的医院,根据考核可给予“以奖代补”;另一方面要创新医疗服务机制,引导医院以新技术、优服务来创品牌、做特色,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最佳结合点,从而走出一条医患“双赢”的路子。
1、安庆新闻网(http://www-aqnews-com-cn.yaochuantuoxie.com)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。本网源自《安庆日报》、《安庆晚报》、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(包括新闻、信息、图片、视频及音频资料等),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。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,如“安庆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及时通知。
3、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《安庆日报》、《安庆晚报》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,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。
上一篇文章:抓获“偷机贼” 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
下一篇文章:最后一页